項目介紹 Project Introduction
企圖摒棄紛繁復雜的炫技手段,簡單明了的從材料和建構入手,以純粹的設計融合自然景觀,但界限的消失不是邊界的消失,目的是做最適宜的建筑。
山崖之巔
建筑強調一種透明與輕質的特性,并呼應建筑與自然之間曖昧關系的存在。當面對自然時,經由空間中隔斷界質的界定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人和自然之間所存在的可見或不可見的曖昧與模糊的關系,與細致情感的再抒發(fā)皆于本案中體現。東北側的豎向觀光電梯,高度約為30米,是人與建筑連接的橋梁。
向度空間
設計上追求內部功能的理性清晰明確的邏輯思考,把內部的事物規(guī)則體現在外在形式上。在這座臨崖會所中,利用蒙德里安構圖的空間性將幾何形體堆砌與穿插,包含展示中心、時光畫廊、球形放映廳、臨崖無邊泳池、露臺酒吧等,將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通透而又自由流動。
△ 手繪圖
△ 體型生成
△ 剖面圖
在項目的景觀面采用大面的玻璃幕墻,達到極好的通透性,使室內外互為景觀、互為主角,打破了空間的屏障相互交融,完美的體現了現代建筑、現代材料的藝術效果。
在整個簡潔干練的建筑體型中,放入一個優(yōu)美的球形體量,增加了參觀者的游覽體驗度,而材料、材質與建筑體塊的穿插,使得整個項目剛中帶柔、畫龍點睛,無疑是“構筑”最好的體現。
感知格構
結構的理性,主張的是結構內在規(guī)則與表現性,形式來源為膠合木結構本身,反應的是其需求的合理性,又以菱形格構強調空間的連續(xù)性。結構美學是理性與感性、人工與自然、工程與工藝、內隱與外顯、形式感和力量感的完美結合。
△ 格構生成
3.7米X2.3米的菱形木格構空間有強烈的序列感,游走于該空間的人們并不會收到混亂的視覺沖擊,反而給人一種震撼心靈的波動。功能及流線與建筑結構本身形成良性互動,膠合木構件弱化了空間的空曠感,并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與寫意性。
膠合木結構具有天然的美學優(yōu)勢,不僅作為結構構件,更能作為裝飾構件,豐富室內空間,空間在結構的襯托下更接近于自然,創(chuàng)造出視覺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和諧感,增加了空間的敘事性。
表皮圖案與菱形格構相呼應,重復的圖案發(fā)揮到一種極致的表現時,就體現雙重重復性。重慶部分時節(jié)光影不強,建筑師突破自然光影所產生的限制,利用材料的特性塑造出更細膩與若隱若現的光影效果。使表皮成為內外領域之間的一層薄膜,突破與超越了以往窗與墻所組構的形式,成為可感知的界面。
△ 參數化表皮
△ 建筑立面
建筑的實面表皮采用色調為高級灰的金屬鋁板,以三角形為母題的構圖方式排列。對鋁板進行了變化設計,采用參數化技術,精確的控制到每塊鋁板的折角變化,通過有序的數學排列使建筑表皮產生優(yōu)美的變化,使得建筑帶有正在進行的流動之美。
匠心造藝
本案主體為膠合木結構,墻體與屋面為輕型木結構,是高裝配率建筑,能夠突破懸崖場地施工難的限制,在陰雨綿綿的冬季,僅3周之內便完成主體結構的搭建。施工現場無需塔吊,降低了施工場布的需求及費用。
木結構構件全部由鹽城工廠提前預制,為不破壞建筑美感,膠合木柱與格構木梁體系相交時,將柱頭外露鋼件與木柱內嵌鋼梁用螺栓與植筋膠巧妙連接,隱藏節(jié)點,保證設計的利落與干凈。
負建筑
以形態(tài)展示時代,以建構再現技術,以物質實現文化,物質的禮贊,材料的在地,做最適宜的建筑
△ 負一層平面
△ 一層平面
△ 屋頂平面
△ 北立面圖
△ 東南立面圖
△ 西立面圖
工程檔案
項目名稱| 重慶華宇兩江御臨府藝術中心
地理位置| 渝北兩江新區(qū)龍興商圈
建筑面積| 1640平方米
項目業(yè)主| 重慶兩江新區(qū)新櫚實業(yè)有限公司
建筑設計| 上海成執(zh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總建筑師| 李杰
設計總監(jiān)| 徐鵬 朱亮
設計團隊| 李娟 劉剛 陳鳳鳳
木結構施工| 上海雋執(zh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負責人| 陳迪龍 李小斌 羅愛軍
施工圖設計| 重慶市設計院
裝飾設計| 重慶大頌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 重慶三研堂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 上??履覂仍O計工程有限公司
燈光設計| 上海品光照明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 2018年5月
竣工時間| 2018年12月
攝影團隊| 存在建筑